慈悲和智慧





很多人在信仰佛教的過程中只求佛祖菩薩的庇佑,
卻忽略了佛教本身背後的精神與意義。

聖嚴法師常說佛教的基本精神與意涵就是慈悲與智慧的展現。

更可廣義的說,任何人、時、事、地物只要是有利眾生的,
都是佛陀所要闡述的精神,並且值得我們去珍惜它。所以那怕是民間信仰,
只要是利益眾生的都皆是慈悲與智慧的展現,也都是佛法的一部分。
如同地藏經裡所講的:...或現山林川原,河池泉井,利及於人,希皆度脫。
...非但佛身獨現期前。這段經文是說佛法在於天地萬物周遭之間,
只要是利及於人的都是象徵佛陀的慈悲與智慧。

還有放生、護生等這些行為看似慈悲,但若是無經過理性智慧的處理,
反而容易造成殺生的結果。

因此慈悲的精神需要建立在智慧的意涵範疇裡,
否則缺少智慧的慈悲,將淪為莽夫之勇的行為。

反觀沒有慈悲的智慧容易變成自私的小聰明,無法造福人群;
也就因為如此,才有很多法師們都會提倡「悲智雙運」的道理所在。

 
Share this article :

張貼留言

 
Support : Creating Website | Johny Template | Mas Template
Copyright © 2011. 我如是眾生‧眾生如是我 - All Rights Reserved
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
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